一季度浙江经济运行情况释放哪些信号?权威解答浙江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郭慧敏作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副总队长、新闻发言人吴红卫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生产稳。工业经济明显回升,工业增加值增长7.3%,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2.4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2.6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提升0.9个百分点。服务业也持续恢复,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5%,对GDP增长贡献3.2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现代服务业和接触密集型服务业增长比较快。
需求稳。有效投资稳中有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9%,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0.8个百分点。消费潜力持续释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9%,其中特别是餐饮收入,因为去年基数比较低,所以恢复性快速增长13.9%。人流也比较活跃,客运量达到1.3亿人,增长20.9%,规模创疫情以来同期新高。另外,对外贸易也保持韧性,出口增长6.6%,占全国份额是15.2%,提升0.2个百分点。
价格稳。CPI总体稳定,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1%,降幅跟1-2月份持平,其中3月份上涨0.1%。PPI的降幅略有收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7%和4.1%,其中3月份分别下降2.7%和3.9%,降幅都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
民生稳。就业形势总体有所改善,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4.5%,低于去年同期的4.8%和去年全年的4.6%;城镇新增就业达到29.8万人。居民收入也是稳步增长,全体、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分别增长5.9%、5.1%和7.6%。
动力增强。高端装备制造业蓬勃发展,规模以上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0.7个百分点。新兴服务业快速壮大,1-2月,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6.3%、14.3%和13.6%。
活力增强。经营主体队伍在持续壮大,新设企业和个体户有36万户;截止到3月末,全省在册经营主体数量达1049万户,增长9.1%。此外,企业的效益也有所改善,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时隔两年再次转入正增长区间,营业收入利润率为3.7%,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
潜力增强。从科技创新看,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增长14.6%,增速比营业收入高1.0个百分点。从企业家信心来看,全省规模以上企业景气调查显示,企业家信心指数达到128.3,比上个季度回升1.7点,创2022年以来的新高。
支撑力增强。3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余额增长13.0%,体现了金融活水赋能实体经济。电力供应平稳有序,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2.2%,其中工业用电、第三产业用电分别增长11.2%和17.1%。交通物流更趋顺畅,货运量达到8.04亿吨,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长12.6%。
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外部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国内也正处在结构调整转型的关键阶段,部分行业、部分领域依然承压。下阶段,要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实的力度,抓好重大工作任务、重大改革事项的落实落地,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全力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
一季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52元,名义增长5.9%,实际增长6.0%,与一季度GDP6.1%的增幅相比,仅相差0.1个百分点。这从一定意义上体现浙江在做大蛋糕的同时也较好地分好了蛋糕。
今年一季度浙江全体居民收入增速与2023年前三季度、2023年全年的增速持平,延续了平稳增长态势。这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增收的基础在加固。
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796元,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203元,增长7.6%,增速比城镇居民收入快2.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1.75,同比缩小0.04。这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城乡居民收入的协调性在增强。
另外,从近年来调研中了解到,浙江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方兴未艾,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历史、人文、建筑等资源,通过整治改造、挖掘提升,吸引创客创业,构建形成新业态,为强村富民注入新动力。比如:有的把整个破旧的村庄改造为农旅综合体,成为网红打卡地;有的把猪舍、牛棚、羊圈改造为时尚咖啡馆,形成消费新风尚;有的把历史饮食文化打造为生验地,充满人间烟火气。浙江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一些村有情怀、有担当,有能耐、有口才。这也是这些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更为积极的原因之一。
一季度,从全体居民四大项收入看,呈全面增长态势,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分别增长4.7%、8.8%、5.2%、7.4%,增速没有奇高奇低。这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增收态势良好。
展望上半年,一方面,宏观经济积极因素在累积,居民消费信心在增强,一季度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0.6%,比去年全年高2.3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半岛,国际环境依然复杂,经济运行中一些结构性问题仍较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持续平稳增长的基础仍需稳固。综合以上两方面来分析,正常情况下,上半年居民收入将延续平稳增长的态势。
郭慧敏介绍,一季度,浙江持续推动“8+4”经济政策体系精准实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增速比去年一季度提高5.2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提高2.2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可以概括为开局“稳”、 “新”意多。
38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3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达到86.8%。重点支柱行业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最快,增长23.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个百分点;化学原料、纺织和计算机通信电子等行业增加值也是两位数增长,都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7个百分点。
传统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8%,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5.8个百分点。其中,化工、化纤、农副食品加工、家具及竹木制品、汽车零部件和低压电气等传统行业增长较快。
民营企业增加值增长9.3%,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6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到80.5%。小型企业增加值增长10.5%,增速高于大型企业的4.0%和中型企业的9.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3个百分点。
1-2月,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3.6%,去年同期是下降3.2%。38个行业大类中,有35个行业营业收入增长,增长面超过九成;21个行业利润实现增长,5个行业转亏为盈。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37.5%,同比降低3.2个百分点。
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行业不断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装备、高新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2%、8.0%和7.3%,分别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2、5.4、0.4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集群优势不断发挥,1-2月,“415X”集群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2万亿元,增长13.9%。
新产品产值增长6.6%,增速比工业总产值高1.3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达到41.2%,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稀土磁性材料和太阳能电池这些新产品产量都是两位数增长。
“小升规”和新建投产工业企业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近三成。
同时,也要客观地看待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2%的这个较快增长,因为这是建立在去年同期基数比较低的基础上的,去年同期仅增长3.0%,两年平均增长5.6%。目前,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外需增长也存在不确定性,国内市场需求不足仍然存在,工业产品价格仍在下降,企业的效益恢复也面临不少困难。下阶段,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切实推动减税降费,稳定市场预期,坚定企业家信心,加快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推动我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郭慧敏介绍,近年来,浙江新能源汽车发展很快,根据相关部门数据,2023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204万辆,新增73万辆,占全年汽车总上牌量的39%。
今年年初,省政府在《2024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明确提出,要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随着新能源技术以及充电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再加上新能源汽车补贴措施的有效推动,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新能源汽车超过14万辆,占整个汽车产量的40.5%,产量增长22.4%,增速高于汽车类产量4.4个百分点;限额以上贸易单位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28.9%,增速高于汽车类24个百分点,占汽车零售额的37.9%,对限上单位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6%,成为浙江消费的一个重要引擎。
近日,省政府印发《浙江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举措》,明确指出,到2027年,全省汽车以旧换新50万辆,新能源汽车年销售量达到100万辆、渗透率达到50%以上。随着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新能源汽车销售有望保持较快的增长。
香港商报记者:投资方面,浙江在推进“千项万亿”工程,实施效果如何?当前全省投资呈现哪些特点?
郭慧敏介绍,今年以来,全省上下积极推进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9%,比去年全年加快0.8个百分点。具体来看,主要有四个特点:
制造业投资增长11.7%,制造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25.1%。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21.4%,增长12.5%,高出全部投资5.6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5个百分点。生态环保、交通、能源和水利投资增长也比较快,增长21.6%。
社会领域投资增长17.8%,比全部投资高10.9个百分点。其中,教育投资增长23.7%。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3.7%,占全部投资的23.2%,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提高0.8个百分点。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投资增长9.2%,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投资增长比较快,增长11.0%,占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投资的85.4%。
全省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增长16.1%,比全部投资增速高9.2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8.4个百分点。
当然也要看到,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关注,比如民间投资活力仍然不足,房地产开发投资压力依然比较大。下阶段,要继续积极落实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各项政策举措,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实现投资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吴红卫介绍,一季度,浙江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4.5%,低于上年同期0.3个百分点,低于全国0.7个百分点。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月度变化总体比较平稳。三个月份失业率均在5%以下,1-3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4.3%、4.7%、4.6%,均低于全国平均,且月度波动幅度总体小于上年同期;2月份受春节前后换岗流动高峰期影响,失业率有所回升;3月份随着节后企业复工复产顺利推进,失业率回落。
三产就业表现较好。一季度从事第三产业的城镇就业人口占比有所提升。节假日高铁票紧张、“难买难抢”;一些乡村田园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一些古镇古街人头攒动、流连忘返,文旅消费发展势头强劲。产业的兴旺必然带来相关就业机会的增加。
就业结构性矛盾在一些领域较突出。据有关调研显示,一方面,一些企业表示一线工人短缺;另一方面,一些年轻同志从事一线传统岗位的意愿不强。
●宏观经济恢复向好有新动能,主要基于各类政策的正向激励以及居民消费信心的逐步恢复,比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与消费品以旧换新,将有力拓展工业品市场新空间,就业的新空间也会相应打开;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省委“新春第一会”提出“三支队伍”建设,从多层面激发全省人民创新创业创造,有利拓展就业新空间。也要看到,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以及就业总量压力和局部领域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稳就业仍需各方面持续发力。
下阶段,要坚持就业优先政策导向不动摇,持续优化高质量就业的一些政策机制,加强高校毕业生、低收入群体、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持续稳固就业稳定向好的基础。
浙江日报记者:PPI反映着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浙江3月份PPI环比止跌,同比降幅收窄,原因是什么?释放出怎样的信号?后期走势如何?
吴红卫介绍,3月份,浙江PPI环比由降转平,之前4个月(去年11月到今年2月)的环比都是下降的;同比降幅为2.7%,比2月份收窄0.1个百分点。主要有三个因素:
市场活跃度总体提升。3月全国制造业PMI指数为50.8%,回到扩张区间。分类指数看,制造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2.2%和53.0%,重回扩张区间,为工业品价格企稳回升提供有力支撑。
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恢复性上涨。经历2023年的持续疲软,今年一季度原油、有色金属等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恢复性上涨,其中3月份表现更为强劲,并逐步反应到浙江相关行业产品价格上。如3月浙江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产品出厂价格环比上涨0.9%。
●从政策层面看,有积极的刺激因素。随着国家新一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措施的稳步推进,将会进一步拓宽工业品市场规模,支撑工业品价格企稳向升。
●从市场信心面看,企业发展预期向好,3月份全国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6%,释放出一个比较积极的信号。
●从技术面看,二季度负翘尾较一季度收窄0.8个百分点,对PPI同比下拉作用将进一步减弱。同时要关注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对外贸带来的影响,出口需求恢复的持续性仍有待观察。
郭慧敏介绍,今年以来,随着全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和各地区促进消费的政策出台落地,全省消费品市场总体呈持续恢复的态势。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9%,增速比去年同期回升0.5个百分点。从结构数据来看,消费市场主要呈现四个特点:
在限上贸易单位中,可穿戴智能设备、电子出版音像制品、新能源汽车类零售额增速都很高,分别达到80.1%、44.3%和28.9%。通讯器材、体育娱乐用品、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速也比较快,分别增长22.0%、19.6%和17.0%。
餐饮收入恢复性快速增长,增速高于商品零售8.9个百分点。限上贸易单位中,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0.3%,增速高于限额以上单位平均水平。
限额以上贸易单位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增长16.3%,增速比全部限上单位商品零售平均水平高10.7个百分点,占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的比重达到32.9%,同比提高3.0个百分点。
全省商贸流通业经营主体也在积极适应新需求的变化,不断优化经营手段和内容,实现消费场景的融合创新。限额以上贸易单位集合店零售额成倍增长,高品质、大品牌、好价格的折扣实体店和仓储会员店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零售额增速都超过两位数。
同时也要看到,目前恢复和扩大消费的基础仍然需要进一步巩固,居民消费意愿、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下阶段,要在供需两端同时发力,优化供给质量结构,不断激发消费潜能,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带动消费新需求。